• <center id="w8k9o"></center>
      <center id="w8k9o"><em id="w8k9o"><track id="w8k9o"></track></em></center>
    1. <th id="w8k9o"><sup id="w8k9o"></sup></th>
    2. <tr id="w8k9o"></tr>

      1. <th id="w8k9o"></th>
         
                         
          網站主辦:中國衡器協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信息

        帶算盤的厘戥秤

        黃赤成


        厘戥(děnɡ)秤是中國古代專門用來稱量金子、銀子、珠寶、藥材、香料等輕巧細小之物的精密計量衡器。其重量單位依次為:兩、錢、分、厘、毫。最大單位是“兩”(今31.25克),最小單位一般是“厘”(今約0.03125克)。

        厘戥秤體積較小,俗稱“戥子、戥秤、厘戥、等子、分厘戥秤、司馬秤”等,因計量刻度中以“厘”最常用,又被人稱為“厘戥秤”。古時,厘戥秤常用于稱量貴重物品,可謂是“秤中貴族”。走南闖北的商賈們為了攜帶和保管厘戥秤,會專門制作一個堅硬的木盒(有的直接在盒子上雕刻小型算盤以方便使用),將秤放于其中,出門做生意就隨身帶著,在需要的時候立即取出厘戥秤使用,不必擔心被人“訛秤”。進入現代社會后,隨著電子秤的出現,厘戥秤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

        戥子是一種用來稱輕小物體的秤,在戥子上做算盤,是廣府系清十三行商阜之理財工具,為南方珠江流域一帶商人所常用。山東棗莊的中華珠算博物館收藏的清代老戥子算盤開創了一物兩用的先河。

        有一把獨具特色的戥秤算盤現收藏于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會計文化示教館,其主要功能兼具稱重和計算。作為戥秤,它是一種小型的量具,可以稱重精確到五十分之一兩。純木質秤桿,秤砣、稱盤為純銅材質,秤桿、秤盤、秤砣藏于算盤的桿中,設計巧妙,構思奇特,堪稱戥秤設計中的精品力作,藥鋪和金銀店多用之,這可能是當時最小的秤了。該算盤外盒長34厘米,寬7.2厘米,全手工制作,工藝精美,秤盒木質包漿好,算盤為上二下五式,算珠為鼓形,橙紅色算珠。

        最小的戥秤是廣州一收藏家收藏的清代司馬秤算盤(司馬秤,俗稱“戥”),用珍貴木材烏梅制作,內有一桿小秤,外附一個長4.5厘米、寬3厘米的小算盤,司馬秤以前主要用來稱量黃金、藥材等貴重物品,其一斤約為現在的1.2市斤。司馬秤上鑲嵌上算盤,按廣東人的說法是“稱過,算過,才能不錯過”。

         

        THE END

        關閉窗口      行業信息      網站首頁


        中國衡器協會
        微信公眾號
        手機掃描左側
        二維碼進入
        中國衡器網
        手機版


         網站主辦: 中國衡器協會  北京北三環西路43號青云當代大廈806室  Tel: 010-62115995  Fax: 010-62115741   京ICP備05008132號
        在线秋葵视频app,秋葵视频软件正版,秋葵视频黄色iOS,秋葵视频在草莓视频下载